天天说中外文化差异,到底差异在什么地方?
浏览:0次 发布时间:2016-04-19 11:59:02 作者:
现在去国外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前往欧美等国家的人数大增。当然,走的远,生活习惯差异就会更大,那些看似不经意的一开口,往往就问出了一个“文化差异”。
问题TOP1 哪里有开水啊?
咱们中国公民入住外国酒店,往往第一件事就是问哪里有开水。因为中国人喜欢饮热茶,几乎不喝生水。而西方人除了喝热咖啡以外,都喜欢喝冷饮料,连矿泉水也要喝冰镇的。 问题怎么解决呢?就餐时,您可以在餐馆里点热饮料。如果温度不够的话,还可以要求服务生重新加热。在旅馆的房间里,通常备有可以在早上煮咖啡的壶,与我们常用的热水器类似,而且还能长时间保温。不加咖啡粉,可以喝上白开水,换用茶叶直接就流出茶汁了。虽然用法各异,但是基本上插了电源就可以烧热水,既安全又干净。 问题TOP2 需要交押金吗?
中国游客在酒店拿到房卡后,往往会问这么一句话。酒店接待人员只好用摇头来回答。酒店如果收押金,会被认为是怀疑客人不付账,或者损坏物品不赔偿。当然,也有个别国家的个别酒店有点小气,办理入住手续时就收钱了,只不过收的也只是房费(或者留下信用卡号),但不会收押金,因为他们先把信任送给你,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问题TOP3 酒店怎么这么差? 很多人都很在乎住宿条件怎么样。可偏偏发达国家的酒店,最让人挠头:这些酒店往往看上去条件很差,其他设施也常常老旧不堪。建在英国百年老楼里的旅馆房间窄小得不容转身、在加拿大魁北克一些旅馆里要用公用洗手间……很多发达国家的酒店,除了近几年新建的和五星以上的豪华酒店以外,几乎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请大家理解的是,他们的设施基本上是几十年,甚至超过百年前的作品。比如纽约的Plaza酒店从1907年就开门迎客,实在无法与中国大多是近二三十年按照最新的国际标准修建的酒店和设施相比。外国的四星级酒店不如中国的三星,至于外国的三星,也就不如中国的招待所了。而且,外国的住店人多是工薪阶级,即使是商务人员,也不能无节制地消费,所以他们对旅馆最主要的要求是干净和便捷,并不奢求豪华。所以有的法国老旅馆声称刚刚装修过,其实就是在门窗上新漆压旧漆。可是他们在浴厕里下了真工夫,所有用具光洁干净,每天的清洁工作很到位。另外新增电讯系统也达到国际标准。 问题TOP4
公园要不要门票?
很多国家的公园都是免费的,连国家办的动物园和博物馆等也能免费参观。德国柏林的国会大厦、美国白宫和国会等处都不收费,只是在“9·11”恐怖袭击后,要求提前登记和审查。当然很多湖边公园和山地公园就是当地人的休闲场地,由当地的税金支持,外国游客可以顺便得到免费的优惠。
但是也有些场所是要收门票的,特别是私人拥有和经营的博物馆和商业设施。英国的西敏寺是女王家的教堂,可以参观,但要收少许费用。所以旅游前,要打听清楚。 让人欣慰的是,国外的大多数体育比赛(分日场和夜场)、商品博览会、众多游乐场等处的门票,在一天内是可以多次出入的。只要有票根,或是显示工作人员盖在游客手腕上的印记(有时候给孩子们盖在脸蛋上),就可以全天畅通无阻,无须二次购票。 问题TOP5
会不会买到假货?
欧洲和美国的假货,主要在地摊上。卖假货的多是偷渡客,西方的经济警察远不如中国城管能干,他们“晃晃悠悠”出现,售假者“从容不迫”跑掉——假货也就屡禁不止了。因此,千万不要在小摊和不正规的小店里购买所谓的名牌。而在大商店里,货物的信誉度很可靠。即使是标有中国制造,也应该是经过品牌公司的检验,买到假货的情况不多。
身在异乡,文化和生活习惯上有差异并不奇怪,也不必着急,很多事情都可以找到解决途径。只要是合理需要,提出来要求给予帮助,并无不妥。近年,随着我国出国游客的快速增加,很多西方国家的接待部门也在留意我们的需求。只要是有条件,他们会很乐意提供更好的服务。更何况国人购买力大增,还能帮他们振兴经济呢。
问题TOP5
餐厅吃饭 、酒店住宿,享受服务的同时,给服务人员小费。
服务行业中顾客感谢服务人员的一种报酬形式。源于18世纪英国伦敦,当时酒店的饭桌中间摆着写有:to insure prompt service(保证服务迅速)的碗。顾客将零钱放入碗中,将会得到招待人员迅速而周到的服务。把上面几个英文单词的头一个字母联起来就成了tips,译为小费。大概付总支出的5%至25%。
什么情况应该给
1.到饭店住宿时,即使距离很近。你也应该给帮你推行李的门卫小费;行李很重时,可适当多给行李搬运员一点小费,以示感谢。
2.服务员的服务费已经包含在住宿费中,但从您下榻的第二夜起,还是应该给他小费。
3.另外,如果有事委托管理人员办理,基本小费是5美元,如果对服务非常满意,可以相应地多付小费,也许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4.到餐厅、酒吧和咖啡厅消费,一般视其等级来调整费的数量。一般来说,到高级餐厅所应交付的小费约是消费额的10%—15%。乘坐计程车的小费一般是车资的15%,但通常只付1美元即可;乘巴士时以费的10—15%外,其他地方只付0.5-1美元就足矣。
5.在多数欧美国家,付小费是很普遍的行为,国人还是入乡随俗的好。这可是有风度的表现。
什么时候不必给
1.如果对服务不满意,小费金额可以减半。
2.对故意献殷勤,以期望你多给小费的服务人员,只要开始时给他1美元小费,然后口头感谢即可。
3.如果旅行团的服务生来索要为你搬运行李的小费,只需对他说,“谢谢”,因为你的团费中已经包括了搬运行李的基本小费。
4.在餐厅等地的小费盘中看到人面额钞票时,千万不要因为爱面子而摆阔气,因为小费盘中的钱可能是故意给客人看的。
5.在亚洲不少国家,例如日本、韩国等,小费是包含在其他费用中的。有时,即使是额外的小费也不会被接受。
五大原则
1.随机应变。如果你想对服务生表达自己的特别感谢或期待得到更好的服务,可以多给小费。反之,少给点也无所谓。
2.一次性给10美元或20美元小费会使人印象深刻。这样,服务人员对你有些强人所难的要求也可能接收。
3.基本小费随饭店的等级升级。给一般饭店职员的小费底限是1美元,高级饭店则要调高到2美元。
4.男女同行,由男性出面付钱,即使是付小费也一样。这在某些国家是一种基本礼貌。
5.给服务人员的小费还是以纸钞为佳。不要把小面额硬币当小费处理掉。同样是1美元,如果拿一大把硬币给对方,则是“你的服务最差劲”的不满表示,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小费各国给法
分享知识,关注生活
点击上方常青教育咨询,即可一键关注。
欢迎免费订阅,请加微信号:“changqingjy”
或搜公众号“常青教育资讯”
留学、移民、海外投资 咨询电话:
0518-85112928 0518-85112958
18961313823 1377649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