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优势咨询:
申请瑞士奖学金需要哪些材料
您所在位置:首页>文章

日本留学专业推荐-环境工学

浏览:0次 发布时间:2016-11-01 04:31:22 作者:

日本留学专业推荐-环境工学
 100多年前,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每当夏季来临,下暴雨是常事,“城市的良心”便不得不经常接受考验。城市的整体规划不仅仅是关注看得见的地表“面子工程”,也应重视“城市的良心”-下水道排水系统的建设,力求达到“一管百年”的长远规划。
 
  【一、我国面临的现状】
  我国多处地区都曾遭受过暴雨袭击,城市排水系统的表现令人尴尬。我国城市排水系统严重滞后,这并非是一两个城市的问题。对于中国大多数城市来说,改革开放30多年,已经使得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地下,却还是二三十年前的样子,一旦遇到暴雨天气,下水道便开始变得不堪重负。广州经受暴雨冲击的同时,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11省区市都出现了严重的内涝问题。举例如下:
 
       【二、国外先进的理念和设施】
  以上的种种无奈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了城市排水系统等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性。了解国外大都市相对成熟的城市排水系统,或许能为中国城市的治涝工程带来启示。这里主要介绍日本东京先进的城市排水系统,并以此与我国的一些城市的现状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今天我国不少城市排水设计仍基本沿用苏联模式,下水管口径比西方国家小很多,遇到流量大就吃紧。这次内涝城市的代表武汉,很早就有了地下排水系统,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标准已不能适应今天城市发展的需要,如管网、箱涵等排水系统的口径还是按照“一年一遇”的标准建的。
  而在发达国家,一些城市至今用的仍是一两百年前建成的排水系统,尽管城市规模与当时相比已是天壤之别,但排水系统仍运转自如。为防范城市内涝,国外的城市排水系统建造标准普遍也比国内高,纽约是“十至十五年一遇”的标准,东京是“五至十年一遇”,巴黎是“五年一遇”标准。日本甚至在大阪和东京修建10米直径的地下河,因为地下空间已经利用很充分了,大阪将地下河修到地下27米深,东京更是深达60米,正是这些看起来投入巨大,不断被强化的措施保证了城市的防洪安全。
  日本人以其先进的、足以自夸于世界的土木工程技术在埼玉县(Saitama)修建了一座宛如奇幻电影场景的暴雨排水系统,以防止台风季节因为暴雨而可能出现的洪灾,守卫日本东京地区,避免受水灾侵袭。
 
日本东京地下排水系统  
        由1992年开始建设的首都圈外围排水系统由一连串混凝土立坑组成,每个混凝土立坑有65米高(约22层楼)、32米宽,在地下50米深处,由6.3公里长的隧道串接而成,除此之外,还有一座巨型调压水槽:25.4米高(约八层楼)、177米长、78米宽,内有59支混凝土支柱,总贮水量为670,000 立方米,以14000匹马力的涡轮机达到最大排水量每秒200立方米。
 
  日本东京地下排水系统
        日本是个台风多发国家。东京地区的地下排水系统主要是为避免受到台风雨水灾害的侵袭而建的。这一系统于1992年开工,2006年竣工,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其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由一连串混凝土立坑构成,地下河深达60米。
 
  日本东京地下排水系统
        东京的雨水有两种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
 
        日本东京地下排水系统
        为了保证排水道的畅通,东京下水道局从污水排放阶段就开始介入。他们规定,一些不溶于水的洗手间垃圾不允许直接排到下水道,而要先通过垃圾分类系统进行处理。 
 
日本东京地下排水系统  
        此外,烹饪产生的油污也不允许直接导入下水道中,因为油污除了会造成邻近的下水道口恶臭外,还会腐蚀排水管道。东京下水道局对此倡导的解决办法是:用报纸把油污擦干净,再把沾满油污的报纸当做可燃垃圾来处理。更干脆的办法是做菜少用油。下水道局甚至配备了专门介绍健康料理的网页和教室,介绍少油、健康的食谱。
 
  日本东京地下排水系统
        东京设有降雨信息系统来预测和统计各种降雨数据,并进行各地的排水调度。利用统计结果,可以在一些容易浸水的地区采取特殊的处理措施。比如,东京江东区南沙地区就建立了雨水调整池,其中最大的一个池一次可以最多存储2.5万立方米的雨水。
 
  日本东京地下排水系统
        在一些发达国家,防城市内涝早已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比如,美国防城市内涝的法律制度,对城市内涝防范、治理措施,规定得相当详尽;德国有《城市内涝保险法》,不仅减轻了政府的防洪负担和压力,也培养了公民防洪意识;日本有《下水道法》,对下水道的排水能力和各项技术指标都有严格规定。
 
  日本东京地下排水系统
        尽管我国也有一部《防洪法》,但在防城市内涝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我们不妨借鉴其先进的城市排水系统。
 
日本东京地下排水系统
 
 
  【三、未来中国城市规划的的投入】
  以南昌为例。2003年6月,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南昌,市区内涝严重,被称为“漂在水上的城市”。今年6月14日晚开始,南昌6小时降下31.5毫米暴雨,一些街道路段也出现了内涝,但整个城市“水上漂”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
  江西省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副处长李日龙说,南昌之所以会在几年内结束“水上漂”,其原因在于2003年以来对城市地下排水系统20多亿元“看不见的投入”,南昌市从热衷于地面上的绿化、亮化、美化等看得见的“面子工程”,改为同时投巨资建设城市排水系统等看不见的“里子”。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 {title}
  • {/相关文章}